咨询热线:400-990-6511

当前研学旅游产品的困境_研学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如何做?

由于研学旅游市场行业标准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虽有国家政策保驾护航,研学旅游产品供给仍然有很多“粗制滥造”的现象,研学旅游推进步步维艰。

研学旅游产品的困境 研学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当下研学旅游产品困境

当下研学旅游产品多有名无实,实质多为旅游产品。

多赝品:研学旅行还是旅游?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大多本质上还是“多旅少学”“只旅不学”。

无内涵:背离初衷:很多研学产品缺少对于实际情形的具体考虑。研学的核心是“学”,研学应是一种场景式教学,其核心产品应该是课程的内容,是大脑与内心的引导,然而这些软性的东西,却在很多产品里被弱化或没有触及。

同质化:产品单一匮乏:研学旅游产品较少,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缺乏互动性。一样的设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放的地方;一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执行者。

少特色:缺少用户体验:目前的研学课程还是一种碎片化和松散型的状态。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设计,不能在深度上适应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

研学旅游产品的困境 研学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研学旅游产品设计的未来趋势及建议

1、产品个性化

因为研学决策主体的家长对于出游的教育意义开始日趋重视,以质取胜的竞争局势凸显,需要打造个性化产品服务。

对整体市场而言:随着中国教育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分与蓬勃发展,市场参与主体需要将更广泛的用户思维深入到产品研发中。作为以教育为本质的产品服务业态,以质取胜的竞争局势将会更加凸显。在保持产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用户推出定制化的服务,是行业在未来必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市场参与主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对组织机构来说: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旅游产品缺乏家庭服务; 44.10%受影响受访者认为产品缺乏教育意义;要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强调体验的产品,丰富研学课程内容,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避免“课程内容同质化”,注重内容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同时强调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要按学段制定差异化课程,培养重点有所差异。

2、产品多样化

2019全球暑期游学趋势显示,日本、东南亚等出境游学兴起,插班、名校探访等主题最热门。通过短期的国外学校学习,学生可对国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学习环境进行体验达到留学前演练的效果。

在境内游学中,军营体验、红色旅游等带有政治教育意义的以及注重孩子独立性培养项目引关注。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分别是名校探访、户外挑战、本土营地、博物馆游览、乡村夏令营、人文行走、科学探索、自然探究、军营体验、红色旅游等。境内研学家长在希望激发孩子潜能,培养孩子独立、勇敢、尝试和自信精神方面有着相当要求,例如通过军营体验学习野外生存技能,学会使用生存包、露营、帐篷、野外取火等,或是通过沙漠徒步等户外活动锻炼孩子的毅力。

3、内容科学化

研学导师、研学课程、研学基地、研学线路、安全管理是研学旅游的五大要素。游学研学用户选择游学机构时对研学旅行产品教育功能的注重,体现了用户对游学产品教育功能的重视。

研学旅游教育功能占主导,旅游基地是载体,课程内容是根本,导师是关键,旅游科学解说是保障。

组建专业化团队:研学导师将成为团队专业化的关键核心。不同于一般导游,研学导师需要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讲解技巧。研学项目很多都具有科普的性质,需要结合历史、地理、生物等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并能加强趣味性吸引学生互动参与。

搭建多元化内容:分为导师讲解和研学基地解说两部分。一方面要提高导师门槛,完善培训、监督、考察制度;另一方面,研学基地要形成科学的解说体系,方式多元化,提升趣味互动性。课程理念反映的是教育理念,要重视课程研发,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形成标准化课程:根据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对教材与课程的规范,研学旅行需要向课程化发展。应该在课程化研学旅行的理念下,利用课程策略来管理旅行,将课程要素融入实践过程中,规范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做到整个活动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有目标的授课内容和实施方案,活动结束后有学习评价和课程反馈。如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研学评价标准。

如何研发出真正适合学校师生的研学旅行产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瓶颈。研学旅行产品研发需要从学校的教学目标出发,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平台整合资源,健全研学旅行市场体系,强化技术力量,完善评价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研学旅行产品的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