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游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一、各省市纷纷出台研学旅游政策建议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游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游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2013年2月,教育部首次提出“研学旅游”,经过5年的发展,研学旅游从小范围的试点到今天的各省市积极开展,并将研学旅游纳入到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山东省研学旅游试点走在前列
在众多学生群体中,来自山东的学生最可观。山东是全国各省市中对研学发展最为积极的省份,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游不少于两次。山东还积极响应政策推出过“行走齐鲁”项目。教育部在2017年评选了14家综合实践营地,204家研学示范基地。其中14家综合实践营地山东省就占了2家。像山东一样积极的省市还有广东陕西等地。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分布情况
山东省研学旅行开展情况
三、少量企业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从研学旅游上市企业盈利状况来看,少量研学旅游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市场开拓前期,前期研发和市场投入増加,亏损较严重。
2018年中国部分研学旅行上市公司盈利情况
四、行业集中度极低,格局分散
中国研学旅游与营地教育行业巨大的市场挖掘空间和资源整合度低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市场仍然远未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格局,或会在未来10年里长期处于市场参与主体共同摸索前行的一片蓝海中;这也导致整体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极低,格局分散,头部优势机构(仅针对泛游学与营地教育业务部分)的市场占有率水平仅约在1-2%左右。所有市场参与主体预计能达到几千家,但其中营收规模在千万级以下的中小型机构占了绝大多数。
研学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素质教育模式和载体,越来越被年轻家长接受和推崇。国家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教育消费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特别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国民素质提升需求,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立德树人,实践育人。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2019年,研学旅行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公立学校组织力度明显加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研学旅行的地点在广阔的校外,所以研学地点不要局限在博物馆、科技馆这类场馆,可以对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扩充学生学习方式和内容。
“研学旅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也不是简单地把校本课堂搬到大自然,而是走出校门,切身深入大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式研究性的旅行和学习。